中新网成都4月22日电 (单鹏)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四川双流基层立法联系点启动工作座谈会22日在成都召开。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张勇向四川双流基层立法联系点授牌。

据悉,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全国已累计设立5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2024年12月,成都市双流区人大常委会成功获批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目前,双流区成为四川省唯一同时拥有国家和省市三级基层立法(备案)联系点的区(市)县,双流区人大常委会成为四川省唯一一个被授予“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区(市)县人大常委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四川双流基层立法联系点启动工作座谈会现场。记者 安源 摄

自获批以来,双流区人大常委会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健全制度机制,组建工作队伍,构建纵横网络,将了解社情民意的“神经网络”广布在各行业、各领域,实现立法意见征集“横向到边”。通过动员人大专业工作者、辖区人大代表、立法联络员、立法信息员、智库专家等队伍以及数百名志愿者,双流区人大常委会进社区企业,召开意见征集座谈会20余次,完成《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2部法律的立法意见征集任务,反馈立法意见建议267条。

在当天的座谈会上,张勇指出,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一环,服务于民主法治建设。希望双流基层立法联系点立足本地特色,当好连接立法机关和基层群众的桥梁纽带,积极发挥立法“直通车”作用;坚持“原汁原味”反映意见,为国家民主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双流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刘航在座谈会上表示,双流区人大常委会将加速开动满载民情民意的立法“直通车”,深入村社、小区、楼栋收集立法意见,让老百姓直观感受到意见有地说、说了有人听、听了有回音;架好立法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把立法意见征集融进日常与群众“拉家常”、居民“小板凳”活动中,真实反映各阶层、各领域、各方面群体意见诉求。

据了解,作为基层立法联系点,双流具备多重优势:从人口结构看,双流区外来人口占比达56.3%,涵盖56个民族,人口增量、全区青年人数均居全市第一,多层级代表性的人口结构为立法调研提供了社情民意全覆盖的民意基础;该区产业类型多样,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引进空客、比亚迪等链主企业,形成电子信息、航空经济、医药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群;该区科研院所汇聚,集聚了四川大学等高校院所20家,“人造太阳”等大科学装置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3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约560家,意见建议征询渠道丰富。此外,双流区是成都国际枢纽机场所在地,能够辐射成都都市圈并协同成德眉资地区的共同发展,便捷反映协同区域立法意见建议。(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