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济南4月15日电(周艺伟)机器狗负重攀爬泰山、千米盐穴化身“超级充电宝”、导电布“薄如蝉翼”……连日来,记者跟随山东省委宣传部组织的“行走黄河”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先后走进菏泽、济宁、泰安、济南等沿黄城市,探寻科技创新如何重塑这片古老土地的产业基因。

“智慧大脑”驱动,机器人产业版图扩张

“这是那款因负重攀爬泰山而走红的‘机器狗’。”走进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的测试区,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抬起右脚踹向四足机器人Y15的侧身,只见这款“机器狗”迅速以小碎步调整姿态,横向移动保持平衡,随即稳稳定住身形。

“Y15搭载国内领先的强化学习算法,拥有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受到干扰能迅速对复杂地形做出判断并及时调整。”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彤介绍说,通过这项技术,四足机器人能快速适应各类复杂地形,可广泛应用于电力巡检、智慧农业、搜救搜查等领域,极大提高作业效率。

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四足机器人在“打招呼”。周艺伟 摄

测试区的另一侧,该公司的第二代人形机器人“行者泰山R2”正在进行握手和语音调试。“R2引入DeepSeek大模型,比R1更具备情感识别功能。”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范永表示,R2还强化了运动性能,能够胜任高精度抓取、柔性操作以及复杂环境下的交互任务。

在山东济宁,珞石(山东)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则构建了完整的“工业+协作”全品类机器人产品线。其机器人产品负载能力覆盖3kg至220kg,臂展范围475mm至3201mm,广泛应用于汽车及零部件、3C电子、新能源、一般工业等多个领域,已然成为产业界的“多面手”。

“目前,我们公司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远销德国、日本、韩国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超2000家企业提供服务。”珞石(山东)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皓表示。

盐穴化身“充电宝”,储能电站“稳控电潮”

在山东积极布局新兴产业的背景下,泰安肥城依托井矿盐资源优势实现创新突破。该市通过引进中储国能300MW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等新型储能项目,将“因盐制穴”形成的闲置空间改造为“超级充电宝”,有效提升电网调节能力和新能源消纳能力。

“用电低谷期,储能电站通过富裕电力将空气压缩到地下盐穴中,并收集压缩过程产生的热量。”中储国能(山东)电力能源有限公司综合部部长殷朋说,在用电高峰期,储能电站释放地下盐穴中的高压空气,带动膨胀机旋转、发电机发电,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相当于给电网配备上超大号的“稳定器”“调节器”。

山东肥城3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周艺伟 摄

据殷朋介绍,中储国能300MW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充电”时长8小时、发电时长6小时,转换率72.1%,是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效率最高、性能最优、成本最低的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

据悉,中储国能300MW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年发电量约6亿度,减少煤耗18.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9万吨,年收益可达3.4亿元(人民币,下同),税收9800万元,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双丰收”。

新材料“轻装上阵”,医药港“落地开花”

导电布是电子产品屏蔽电磁干扰的重要材料,具有稳定的导电性和电磁屏蔽能力,而世界上最薄的导电布就出自山东菏泽的天厚5G新材料产业园。“这款屏蔽材料导电基布由我们园区自主研发,厚度仅13微米到14微米,只有A4纸的八分之一。”工作人员康胜杰手持样品介绍说。

采访团在参观山东天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世界上最薄的导电布。周艺伟 摄

山东天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冬透露,天厚5G新材料产业园由该公司投资建设,已吸引8家上下游企业入驻,主要生产导电布、电磁屏蔽材料、复合集流体材料等5G新材料及上下游产业链产品。“目前,园区的导电布年产量达1300万平方米,国内市场占有率超35%,生产规模居全国首位。”

此外,据菏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赵桂明介绍,该市还按照“231”特色产业体系思路,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菏泽现代医药港通过共享平台引进落地主导产业项目60个,合同总投资过160亿元,药品文号191个,累计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13个,占山东同期核发许可证数量的五分之一。”

从智能机器人酷炫登场,到新型储能解锁盐穴“变身术”,再到5G新材料引领行业、现代医药港项目“落地开花”,山东沿黄城市正紧握高新技术产业“金钥匙”,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答卷上精准“破题”,以科技创新书写发展新篇章。(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