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4日电 题:习近平的“树木”与“树人”

铲土造坑、培土围堰、提水浇灌……

4月3日,北京丰台区永定河畔,习近平总书记同首都干部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

总书记接连种下油松、金枝槐、美人梅、车梁木、杜仲、元宝枫等多棵树苗。

“让祖国大地更加绿意盎然、生机勃发”“为群众增添身边的绿、眼前的美,拓展林草就业增收空间”“义务植树是全民行动,要一代接着一代干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语重心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已连续13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13个春天,无论晴雨,总书记都会抽出时间加入植绿队伍,并对国土绿化事业寄予殷殷嘱托。

增厚“绿色家底”,不仅要“一茬接着一茬种”,也要“一代接着一代干”。

在广西全州毛竹山村,一棵800多年的酸枣树郁郁葱葱。

2021年4月,在广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古树下感慨道,“我是对这些树龄很长的树,都有敬畏之心。人才活几十年?它已经几百年了。”

怀着这颗“敬畏之心”,总书记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常抓不懈。

这些年来,我国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国土绿化取得新成效。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经超过25%,贡献了约25%的全球新增绿化面积。

“地球绿化,改善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功不可没,中国人民功不可没。”增厚“绿色家底”,描绘的不仅是美丽中国的愿景,也是人类共同的绿色家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同少先队员一起植树。

2015年4月,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孩子们围在他身边,你一句我一句聊得很开心。

“树斜了,要扶正一点。”说话间,总书记搬起一棵一人多高的海棠树苗放入树坑,两个男孩上前扶着树苗。总书记边说边把小树苗扶正,让孩子们填土。

“小心手啊。”“慢一点,慢一点,别铲到脚。”看到孩子们动作不熟练,总书记手把手教给他们怎么拿铁锹、拎水桶、培土围堰。

2023年春,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孩子教育,跟植树一样,一开始就要竖正,否则就会长歪。”

今年在同孩子们一起植树时,总书记一边劳动,一边询问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和劳动锻炼情况。

“美好生活都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广大青少年要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等公益活动,在劳动中锻炼身体、锤炼意志、增长知识,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如春风化雨,引领着孩子们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也将生态文明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

增绿就是增优势,植树就是植未来,种下了新苗,也种下了未来与希望。

|出品人:陈陆军

|总监制:张明新

|总策划:俞岚

|策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阚枫

|执笔:张钰惠

|校对:孙静波

|视觉:倪雯冰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