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至4月23日,“何以中国·闽山闽水物华新”主题活动在福建南平举办。

福建是全国唯一以“福”命名的省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非遗”资源数量众多。“福”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祈求和表现形式,“福”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之水,何泱泱;闽之山,何苍苍。山水交融的八闽大地,遍植被茶圣陆羽誉为“南方嘉木”的茶树,是名副其实的茶文化发祥地之一。有“福”之地,“茶”占一份。福建是茶叶大省,茶产业基础坚实、茶文化内涵丰富。大红袍、铁观音、福鼎白茶等等,都让福建茶叶蜚声中外。

武夷山是万里茶道起点,也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武夷山国家公园所在地。今天的南平,不断推动茶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吃有茶宴、住有茶宿、行有茶径、游有茶园、购有茶礼、娱有茶戏”的新业态,武夷茶文化已成为文旅发展的一道靓丽风景。挖掘资源弘扬茶文化,集聚发展做强茶产业,持续创新提升茶科技,“一片叶子”能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福”,在甲骨文中的字形中,是双手捧尊从事祭祀祈祷,其所期望祈求的内容称为“福”。幸福生活人人向往。“一片叶子”铺就了致富路,是百姓之“福”。福祉观念从理想到现实,“福”文化从理论到实践,乡村振兴便是最有力的行动。

如果说,乡村振兴是为百姓“谋福”,那么为天下人“谋福”,就是担当。

闽东造船的历史由来已久。汉代以前,闽东是古越族人的聚居地,越人以“习水善舟”闻名于世。“福船”的水密隔舱和舵,是中国古代船舶的两项重大发明。今天,“福船”上的水密隔舱非遗技艺,成为国际造船业的通用标准。有“福”同享,“福船”行天下,这是福建科技实力的有力彰显,更是“福”文化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与赞誉的生动体现。“福船”让世界各国人民在领略先进造船技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福”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们把“造福工程”推向海外,履行“协和万邦”“世界大同”的担当,真正在努力兑现“遐迩一体,中外禔福”的古训。

“福船”,作为福建海洋文化的璀璨明珠,成为了“福”文化走向世界的使者。沿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福船”驶向世界的各个角落。

在悠悠华夏文明的长河中,“福”文化宛如一颗璀璨星辰,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愿。“福”,是乡土间的温馨符号,寄托着一方百姓的质朴期盼;“福”,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向往,更渴望共享的“红利”。今天,“福”文化正以蓬勃之姿迈向国际舞台,实现从乡土符号到国际IP的华丽跃迁,让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上更加璀璨。

何以中国,“福”字满天下。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实力”,“福”文化定能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李群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