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何大力发展管家婆一肖一码100%中全域旅游?安徽代表委员支招以旅赋能
中新网合肥1月21日电 (记者 吴兰)“我们将坚持抓住文旅,依托‘老天爷绝佳的自然生态、老祖宗丰富厚重的徽文化、老百姓政通人和的社会环境’资源,激活‘绿色生态的文旅底色,丰富厚重徽文化的文旅底气,乡村游的文旅底牌’优势,做活‘全域’旅游,实现因旅而兴。”正在参加安徽省两会的安徽省人大代表、黟县县委书记程寄县21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2025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今年该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努力打造全国全域旅游发展先行区。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全域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创意、医疗康养、体育赛事等产业。推进合肥都市科创文化休闲游、大别山红绿交融文化游等产品开发,启动建设皖北旅游大环线示范段。
黟县地处皖南山区,是古徽商聚集地和徽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核心区之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生态示范区、中国旅游强县”等名片和“世外桃源、画里乡村”"千年古县"的美誉。境内完整保存1684幢明清古建筑,拥有西递、宏村1处2地世界文化遗产、92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保单位4处)、6个全国历史文化名村、46个中国传统村落8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中国明清古民居博物馆”“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据程寄县介绍,除了坚持抓住文旅外,黟县还将坚持延伸文旅,聚焦康养旅居、民宿宿集、研学写生,实现顺旅而为;坚持不唯文旅,以工业思维抓农业、以绿色理念抓工业、以创新思维抓服务业,实现以旅赋能。
程寄县说,过去的一年,黟县紧跟步伐,对标对表、争先争优,以“奔跑者”的姿态,创一流、往前赶,创成首个国家级“村”字号旅游度假区;蝉联全国县域文旅融合综合竞争力百强县;获评中国和美乡村建设示范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安徽省政协委员张莉莉建议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为世界展开安徽全域旅游新画卷。她建议,用全域思维,打破空间壁垒推动旅游全域化;用文化导游,满足现代人从“旅游到旅行”的需求;用智慧科技,加强智慧旅游与文化科技的呈现;用创意传播,实现从思维升级到体验升级的转变。
张莉莉认为,现实(VR)技术为传统文旅项目打造沉浸式体验,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战场的壮阔、文人雅集的盛况,游客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与古人对话,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这种体验在无形中传递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度。
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出构建“一区三圈四带”、实施“六大工程”全域旅游总体发展格局,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省。民盟安徽省委会建议,强化系统联动,夯实全域化旅游发展支撑。建立全省全域旅游协同共抓机制,推动旅游资源区域一体化开发运营,统筹协调解决全域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加大资金、土地等要素支持力度。以“把安徽建设成一个大景区”为目标,按照“一区三圈四带”格局,构建由一流旅游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县、世界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美乡村等组成的多层级全域旅游目的地。
台盟安徽省总支委建议,构建安徽旅游形象立体化设计体系,提升独特性与竞争力。
2025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以文为魂、以水为脉,加快建设靓丽多彩的长江淮河、新安江、江淮运河文化旅游带。(完)
陈之常随机走进栖霞区凤康园小区,现场检查电动自行车管理和喷淋系统、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配备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立即整改。
中国经济的底气来自于多个方面。一是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有超大规模市场,中国人口达14亿,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未来十几年将达到8亿人,消费需求广阔且增长潜力巨大。三是有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对中国经济保持强劲内生动力发挥重要作用。四是有大量高素质劳动力。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向“人才红利”提升,人才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数均居全球首位,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每年1000多万大学生走入社会,这些都是中国发展的独特优势。五是绿色转型卓有成效,中国过去10年以年均3%的能源消耗增速支持了6.6%的经济增长,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绿色经济”已不是赔钱经济,而已成为新的增长源。六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数增加至约40万家,独角兽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二,2023年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92.1万件。综合上述因素,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二是要拓宽合作领域。中日经济利益深度融合,产业链供应链密切相连,近年来双方在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医疗康养等领域开展了很好的合作,在科技创新、第三方市场合作等方面合作潜力巨大。着眼未来,中日两国都面临数字转型、绿色转型等共同挑战,需要解决人口减少和老龄化带来的共性问题。从大趋势看,中日经贸合作将继续从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加速演变,双方优势互补将激发更大乘数效应。希望日方与时俱进,同中方共同创新、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