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京加力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 擦澳彩管家婆亮“北京服务”金名片
中新网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 吕少威 陈杭)法治是推进高质量发展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最根本和最稳定的保障。一年来,北京市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加力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擦亮“北京服务”金名片。
推出30项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
16日,在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寇昉作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4年,北京法院持续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产权司法保护,依法维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审结股东资格、出资人权益等公司类案件9900件。依法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审结合同类案件365612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审结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案件1258件。
同时,着力降低商事主体解纷成本,落实“北京服务”意见,推出30项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大力压缩商事案件审判周期。认真做好困境企业司法救治工作,创新中小微企业快速重整等审理机制,北京破产法庭办结破产、重整案件718件,通过重整和解程序挽救企业32家,引入投资74亿元,化解债务970亿元。
此外,依法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审结涉外案件11107件,审结仲裁司法审查案件98件,建立涉外仲裁保全、司法审查和执行衔接机制,有力助推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建设,数据法治实验室基地入选北京市“两区”建设“三个一批”成果。
今年,北京法院将持续提升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水平,更好保障首都高质量发展。依法服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持续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将依法平等保护落到实处。依法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涉外审判机制改革,支持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
服务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
当天,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朱雅频作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4年,北京市检察机关服务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检察保障营商环境“北京服务”品牌建设的履职要求,成为修订后《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新增条款。坚持依法惩处与平等保护相结合、打击犯罪和保障发展相统一,惩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1539件2715人,挽回经济损失24.8亿元。办理相关法律监督案件5595件,监督纠正过罚不当、挂案未结等不当执法司法问题。
北京市检察机关服务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把握“金融稳,经济稳”的内在逻辑,首次承办金融街论坛年会“金融法治与风险防控”分论坛,强化检察机关以法治方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履职导向。起诉非法集资、洗钱等金融犯罪713件1277人。“零容忍”打击证券期货犯罪72件165人,首次联动行业协会对44名涉刑人员终身禁业,暂停7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新增业务申请。协同外汇监管部门打击整治“地下钱庄”,推动刑事立案27人、作出行政处罚9000余万元。
今年,北京市检察机关将围绕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十项重点任务,指导分区院立足辖区功能定位、完善差异化加强检察服务保障的体系。不断强化检察职能在法治监督体系和法治实施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持续抓好加强法律监督工作、着力塑造检察新质生产力、助力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溯源治理发力等重点工作,构建检察业务大管理格局。(完)
曾刚指出,目前的融资结构以间接融资为主,以银行主导,面临一些功能性不足,比如长期资金以及高风险资金供给不够,而要强化对科创的支持,对绿色的支持,就需要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占比,优化融资结构,需要完善相关制度配套,包括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等,这些措施都是围绕着把资本市场做强,优化提升直接融资占比,优化融资结构来展开的。
坚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全过程,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加强抓稳定和促发展两方面工作的统筹结合,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切实加强自贸试验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机制,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坚持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切实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依托现有石油化工产业基础,推动延链补链强链。建设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基地和有色金属产业基地,提高有色金属就地转化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