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江苏今天开的什么特马 结果:向“新”攀高自有信心
中新网南京1月22日电 题:江苏:向“新”攀高自有信心
中新网记者 钟升 朱晓颖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肩负“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重大使命的江苏省,要如何呈上一份优异的答卷?在正于南京召开的江苏省两会上,也许能找到答案。
本次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在对2024年全省工作进行回顾时,以“‘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作为结尾。被反复提及的“新”,正是江苏的信心所在。
“强富美高”新江苏,重点落在“新”上。2024年,江苏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扎实推进,区域创新能力排名跃升至全国第二。全省累计获批牵头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44家,高新技术企业超5.7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首次超过50%,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1.8%。
新产业上,江苏的成绩也可圈可点,2023年,江苏“新三样”出口额达1949亿元人民币,居全国第一。2024年,江苏“新三样”的表现依旧突出,新能源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12.5%,贡献了整车制造行业用电量增幅的87%;锂电池和光伏组件生产行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0.1%和7.4%。在“新能源之都”常州,2024年全市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8500亿元,整车产量近80万辆,均创历史新高。
新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江苏的一系列新举措。2024年,江苏新设总规模500亿元的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该基金着眼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定位为“耐心资本”,坚持“保护改革、鼓励探索、宽容失误、纠正偏差”总体原则,对于风险高的领域大幅度提高亏损容忍率,鼓励创新者们大胆创大胆试。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也出台了12条司法措施,服务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
新的一年,江苏求“新”的目标不变。1月3日,江苏经济“领头羊”的苏州市召开2025年“新年第一会”——2025年苏州市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这已是苏州第二年以“新年第一会”的形式吹响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号角。除了苏州之外,淮安市、“中国最强工业县”昆山市等,也不约而同地将新型工业化作为“新年第一会”的主题,提出要顺势卡位新赛道、全力开拓新领域、积极培育新动能。
2025年,江苏将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强化基础研究主力军和创新策源地作用。布局建设一批创新联合体,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出台支持高新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措施,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构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机制,开展新一轮深化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行动,加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完)
不仅如此,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包括促进金融市场发展,优化融资结构体系,改善金融服务效率。推动货币、外汇市场发展,完善金融基础设施。
8。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在自贸试验区内开展内外贸一体化先行先试,聚焦棉纺、番茄、硅基等优势产业,用足用好现有支持政策,支持企业一体化经营、一体化市场开拓、一体化品牌培育。加快构建特色产品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动棉纺、番茄、硅基产品标准与国际标准协调对接,提升内外标准一致化水平。统筹推进棉花认证体系建设工作,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棉花认证品牌。发挥重点贸易促进平台作用,借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大型综合展会开展组展招商工作,安排一定面积展销特色产品,对参展企业给予展位费减免。加强非商业性境外展会公共服务,支持企业参加特色产品国际展会。加强与行业商协会合作,开展特色产品进商超、进电商平台、进批发市场活动。组织电商平台、线下零售企业举办特色产品主题消费活动,推动电商平台等设置特色产品专区。
“商转公”的队伍正在持续扩大中,2023年以来,重庆、黑龙江哈尔滨、江苏徐州、江苏盐城、江西赣州、安徽蚌埠等多地对“商转公”贷款予以支持,政策主要包括恢复“商转公”业务、明确“商转公”办理条件、降低相关门槛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