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16日,原本就一直处于低位的华纳兄弟探索、华特迪士尼、派拉蒙全球等知名美国电影公司股价于低位水平内再度暴跌。

最近几天:

||华纳兄弟探索公司市值下跌32.9亿美元;

||华特迪士尼公司市值下跌156.7亿美元;

||派拉蒙全球公司市值下跌2.9亿美元。

美方人士认为,美国电影公司持续走跌,反映的是对国家电影局宣布对美电影行业发起反制的长期担忧。

谭主收集了4月9日以来,美国媒体的相关报道。

可以看到,中方发声后,在美国媒体中引发了两轮讨论热潮。第一轮是消息发布之后,第二轮则是在4月16日。

新一轮讨论高峰,除了谈股价,美媒更忧心的是今年年中开始,多部好莱坞电影的续集将持续推出,包括侏罗纪系列等。

美媒称,如果无法在中国上映,可能会对这部电影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

“担忧未来”,道出了美国电影公司股价持续下跌的更深层原因。

首先,美国电影市场内部忧虑重重。美国电影票房本身就在经受着流媒体的强烈冲击。

||根据美国HarrisX的一项最新调查,只有34%的美国成年人更愿意走进电影院看电影。

||相比之下,近八成美国观众更愿意直接通过流媒体平台观影。

||有73%的美国成年人表示,流媒体已经成为他们观看电影的“默认渠道”。

同时,美国电影市场自身的票仓潜力也越来越低。

根据美国票房数据网The Numbers的数据,去年,美国电影总票房大约是86亿美元,但6年前,美国的总票房是现在的1.4倍——2018年,美国的电影总票房接近120亿美元。

据测算,美国2025年的电影票房会更低,大约只有70亿美元。

对一个行业来说,真正的担心不是失去现在,而是失去未来。而中国市场,恰恰是好莱坞在全球其他单一市场都找不到的未来。

专业影评人庞宏波告诉谭主:

今年春节档证明了中国市场所存在且一直没有被挖掘出的巨大潜力,在单一票仓里可以产出20亿美金的超级单片。这是巨大的吸引力。

怎么理解中国单一市场的吸引力,可以看一组数据。

现在全球影史前五位中,前四位均是美国电影,第五是中国电影《哪吒2》。

||前四名单一票仓贡献最高的,是《复联4》在北美的票仓,成绩是8.58亿美金。

||而《哪吒2》仅在内地市场就拿到了20.98亿美金票房。

这组对比可以明显看出,对好莱坞超级大片来说,内地市场有着很高的挖掘潜力且有其他任何一个单一票仓都不具备的能力。

庞宏波告诉谭主:

对好莱坞超级大片来说,决定全球票房成败的是国际票房的高低,全球影史票房前四名影片平均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其中《阿凡达》可以在9个国家票房破1亿美金。所以,一旦“适度减少美国电影进口数量”影响到了好莱坞超级大片,使其在内地市场受阻,那么对好莱坞来说是很难承受的。

“很难承受”的另一个客观现实是,好莱坞电影制作公司所制作的影片,正在加速失去国际市场。

媒体分析机构Omdia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主流电影制作商在2024年占据全球电影市场份额的51%。相较十年前始终高于60%的市场份额,美电影制作商在国际电影市场上的份额正在萎缩。

当美国电影的全球影响力越来越弱,更需要的是美国政府注入信心,而非噩耗。

根据灯塔《2024年好莱坞影片内地市场观察》,2024年好莱坞影片内地票房份额略有复苏,占全年大盘的份额略有提升达到15.1%。

美国如果继续用关税这样的工具伤害中国观众的感情,可能中国市场对美国影片的厌恶情绪还会更高,略有提升的份额恐怕还会跌回去。

除此之外,谭主此前也就国家电影局的相关表态做过解读。当时就说了一个观点,如果中国消费者开始在电影领域减少选择美国产品,这种趋势很可能会外溢到其他领域,很多国际媒体做了转引。

美媒的一位记者还专门在社交媒体上援引玉渊谭天的观点说,由于美国文化产业的核心盈利点确实在于知识产权和品牌价值。因此,如果中国消费者开始在电影领域对美国产品“降温”,这种趋势很可能会进一步外溢,影响到其他依赖美国IP和品牌溢价的行业。

我们常说,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翻译到电影行业,同样的句式依然成立:

失去中国,就是失去未来。

美国政府要更加清楚认识到,滥施关税,只会让好莱坞的预期加速崩塌,正在让那些为“美国价值”鼓与呼的故事更快幻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