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8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8日在北京开幕。记者当天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悉,该所研发的Q系列人形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智能灵巧手、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在大会期间亮相展示,其中,差异化定位的4款智能灵巧手、3款面向真实场景的具身智能机器人颇受关注。

中科硅纪参展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海报。中科硅纪 供图

这4款智能灵巧手当中,类人自由度灵巧手主要面向高端科研和技术验证需求,凭借21个驱动控制25个自由度的设计,实现堪比人手的灵活度。12×8阵列指尖触觉传感器和5公斤负载能力的配置,使其能轻松完成穿针引线、调制咖啡等精细操作。

通用智能灵巧手提供两种配置选择,能够满足更多的需求场景:L1版本采用7驱动15关节设计,实现15公斤负载;L2版本12驱动12关节,负载提升至20公斤。

高速自适应灵巧手的快速响应设计,让它在高节拍的生产线上游刃有余,其亮点在于最大720度/秒的超高手指关节速度确保作业效率,独特的机械自适应结构无需复杂传感器就能自动调节抓取力度。

三指灵巧手则采用4个主动自由度配合被动自适应结构,5公斤负载能力,手指关节速度超过180度/秒,成本则控制在极具竞争力的水平。

此次参展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分别以“无际”“无畏”“无忧”命名。

“无际”具身智能机器人专注于工业场景的多样化需求。能完成从地面到两米高度的全范围作业,既可俯身抓取地面的各种物品,又可升至高处完成空中任务;头部和腰部的俯仰功能配合系列灵巧手,让它能够自主操纵各种工具,在各种工业场景中完成高速抓取、零部件搬运及装配等复杂任务;全身49个自由度的配置和4套相机的360度全方位感知能力,确保它在复杂工业环境中的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

“无畏”具身智能机器人则是为极端环境而生,应用于排爆、生化核危险物处置等高风险场景,成为生命的守护者。可选配的多种运动单元(标准履带、双摆臂履带、四足、无人机等),让它能够适应各种复杂地形;自主智能操作或人机遥操作双控制模式供选择,在保证任务完成的同时最大程度确保操作人员安全性。

“无忧”具身智能机器人瞄准公共服务、家庭服务、养老助老等民生场景。相比工业应用,其服务场景对机器人的安全性、友好性有更高要求,因此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到人机交互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中科硅纪研发的智能灵巧手、具身智能机器人等产品。中科硅纪 供图

据了解,参展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多款智能灵巧手、具身智能机器人,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孵化的科创企业中科硅纪研发,这支源于该所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团队,已建立最全的灵巧手具身智能算法体系,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让灵巧手拥有自主感知、理解和决策能力,能够像人一样根据工具形状、类别及使用目的来选择抓取方式。这种软硬协同的创新模式,让机器人真正实现从“能用”工具到“会用”工具的跨越。

研发团队表示,智能灵巧手是核心部件,具身智能机器人整机则是面向实际应用的完整解决方案,中科硅纪正在构建一个完整的具身智能生态。(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