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银川8月1日电 (记者 于晶)8月1日,“智创文旅·数启未来”文化和旅游新业态新场景供需对接行动在银川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银川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全国文旅领域的400余位代表参与,通过会议、展示、交流等多种形式,搭建一个真正的“供需撮合”平台。

相较于以往侧重展示与论坛的传统会展模式,本次活动更聚焦“供需撮合”与“项目转化”。展区集中呈现应用场景、数字装备、智慧旅游等核心板块,涵盖世界文化遗产大空间VR、数字文旅技术装备及宁夏数字文旅成果等内容,全面展现数字文旅全链条生态。

市民在展馆内参观。于晶 摄

走进展馆,世界文化遗产主题VR大空间沉浸式文旅展成为最大亮点,观众们佩戴VR设备,在虚拟与现实交织的空间自由穿梭。在《神秘的西夏陵》体验区,银川市民张先生正“行走”在贺兰山脚下的神道上:太震撼了,脚下的石板会发出回响,岩画上的西夏文字仿佛在发光,就像真的穿越到千年前。

该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团队通过毫米级3D扫描和AI算法,精确复原了西夏陵地宫结构,让观众能“触摸”到历史。这种沉浸式体验不仅保护了文物本体,更让文化遗产以更生动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

展览汇聚了来自中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的10个精品VR项目,构建了一个多元文明对话的虚拟空间。在《凡尔赛宫:太阳王的失落花园》体验区,观众可以漫步17世纪的法国宫廷花园,感受巴洛克艺术的极致魅力;而在《永恒高迪》展项中,观众又能穿越到20世纪初的巴塞罗那,与建筑大师高迪一起完成圣家堂的设计。

值得注意的是,展览特别注重年轻观众的体验需求。《西游·大圣闹天宫》项目将经典名著转化为互动游戏,观众可以化身孙悟空大闹天宫;《熊猫·赤炎》则通过MR技术,让观众参与熊猫英雄的冒险故事。

“我们不是在简单地展示文物,而是在创造年轻人喜爱的新文化产品。”策展人表示,这种创新形式吸引了大量青少年观众参观。

本次展览是宁夏推动"数字+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尝试。宁夏文旅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宁夏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创新性转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文旅品牌。(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