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合肥7月3日电 (孔令佑 储玮玮)一架装备16支旋翼的无人航空器腾空而起,升至25米左右高度,环绕一圈后,又稳稳降落至起飞点。这台“空中巴士”,由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运营,获得全国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
这是记者近日在位于安徽合肥的骆岗空中交通运营中心看到的一幕。该中心是集文旅观光、科普研学、空中交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枢纽,可运营10台、存储50台电动垂直起降(eVTOL)航空器,还提供航空器维修以及航材保障服务。今后,该中心还将提供空中婚礼、商业接驳等特殊场景定制化服务。

据官方数据,现在合肥全市已建成骆岗公园、中心血站、合肥南站等70多个无人航空器垂直起降点,开通医疗配送、轨道巡检等200余条航线。
合肥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执行主任程羽对记者表示,合肥正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拓展低空场景,对接公安、应急、消防、自然资源、电力、轨道、路政、环保等部门,常态化开展eVTOL、物流配送、巡检等飞行。
在骆岗公园,合肥市规划建设一批先进性、模块化、大集成的“超级场景”,实现多种无人装备的统一平台管控,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试验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得益于场景驱动,外卖无人机、物流无人机、农业植保巡检飞机等诸多科技成果正在骆岗公园加快落地。
合肥的不断探索,是安徽省积极发展低空经济的生动写照。作为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安徽近年来力推低空经济“高飞”,目前已集聚了多家通航控股、无人机制造等企业,初步形成以合肥、芜湖为双核,池州、安庆、六安、宣城等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
有业内人士认为,低空经济发展过程中,场景建设至关重要,需要打造一批商业化、市场化的应用场景。
拓展多元应用场景,正是安徽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一大发力点。去年,安徽公布了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机会和能力清单,发布了百余项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涵盖物流、文旅、农业、智慧城市等众多领域。
如今在安徽,随着场景的拓展,低空经济日益融入民众日常生活。无人机配送快餐、点心等商品,甚至“空中送血”,已经不是新鲜事。此外,安徽还开辟了合肥—芜湖、芜湖—黄山等低空旅游航线,让游客获得不一样的观光体验。
据《安徽省加快培育发展低空经济实施方案(2024—2027年)及若干措施》,到2025年,低空经济规模力争达到600亿元(人民币,下同),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80家左右,其中,培育生态主导型企业1至2家;到2027年,低空经济规模力争达到8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力争达到240家左右,其中,生态主导型企业3至5家。(完)
发表评论
2024-05-31 18:36:38回复
2024-05-31 18:40:01回复
2024-05-31 18:43:35回复
2024-05-31 18:46:53回复
2024-05-31 18:49:33回复
2024-05-31 18:50:06回复
2024-05-31 18:52:52回复
2024-05-31 18:53:27回复
🤔(思考表情)
2024-05-31 18:54: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