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海8月4日电(翟李强 黄玉春)“生日快乐,这是送给你的生日礼物!”广西北海市和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爱心妈妈”姚思蓉日前给近期失去母亲的小兆递过礼物,希望用实际行动帮助他走出困境。

“跟所有的烦恼说拜拜,跟所有的快乐说嗨嗨……”在北海市和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爱心妈妈”姚思蓉和小兆一起唱响了对未来的期盼。

图为两名“爱心妈妈”为小兆庆祝生日。广西北海市妇女联合会供图

这样的情景,是北海市“爱心妈妈”与困境儿童精准结对的缩影。北海市妇女联合会主要负责人介绍,当地通过广泛动员教师、法官、心理辅导师等热心人士,组建了“爱心妈妈”队伍,实行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留守、困境儿童。“爱心妈妈”在结对后会为每个孩子建立专属档案,并根据需求制定个性化帮扶计划。正如姚思蓉与小兆的结对,一个缺陪伴与引导,一个有时间与专业能力,恰好形成温暖的互补。

“他缺的,我正好能给。”姚思蓉说。

据了解,小兆如今是一名孤儿,北海市和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爱心妈妈”近日陪着他安葬了母亲,并为他申报孤儿保障金,还联动多个部门讨论了他的监护问题。

北海市银海区平阳镇东山村妇联主席李色素是“邻家爱心妈妈”的一员,她的笔记本里清晰地记录着东山村每一位留守儿童的近况和需求。

“我住在村里,离孩子们近,每月至少上门一次,给他们辅导作业、聊聊家常,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李色素说。

北海市妇女联合会主要负责人介绍,当地通过发动基层妇联主席、执委加入队伍,目前已招募694名“邻家爱心妈妈”,并就近就便与720名留守、困境儿童结对。

据介绍,为给留守、困境儿童提供更专业的关爱,北海市妇女联合会还组建了一支具有法律、教育、心理辅导等专业知识的“专长爱心妈妈”队伍,并将500余名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纳入其中,为孩子们提供个性化心理咨询、法治教育和个案辅导等服务,全方位护航身心健康。2024年以来,已组织“专长爱心妈妈”开展个性化帮扶活动217场,惠及3996人次。

走进北海市海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爱心妈妈”和孩子们正专注地进行贝雕、角雕制作,孩子们的脸上满是认真与好奇。这是北海市妇女联合会整合各类优质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研学体验等纳入“爱心妈妈驿站”体系的生动写照。

“我们还充分利用村(社区)家长学校、儿童之家、家风家教宣传教育基地,开展亲子互动、家庭教育活动。”北海市妇女联合会主要负责人介绍,为了给孩子们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该市打造了430个“儿童之家”,以及414个“家长学校”等场所,开展面向家长的培训、家庭教育讲座;同时积极推动家、校、社协同,举办一系列关爱活动,为留守、困境儿童送去温暖与关怀。(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