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太原7月2日电 (记者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日对外公布山西吕梁丰义遗址龙山早期窑洞式房址发掘资料,出土遗物丰富,为了解东川河流域龙山早期居址形态、聚落选址布局等提供资料。

丰义遗址位于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信义镇丰义村东北、阳坡村西北,发现的6座房址位于被当地民众称为“谢神岩”的山脊西南侧,房址平面多呈圆角方形。遗址出土遗物有陶鬲、陶罐、石器等。

丰义遗址发现的龙山早期文化遗存,是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吕梁山腹地三川河流域(北川河、东川河和南川河汇流而成)配合基本建设考古过程中,探索三川河流域文明化进程的又一重要发现。丰义遗址的发掘填补了东川河、北川河流域龙山早期文化序列。

丰义遗址发现的窑洞式房址南距信义遗址庙底沟二期文化早期成排分布的窑洞约2公里,本次发现的窑洞式房址选址接近山脊或半山腰处,虽被破坏导致结构不完整,但仍能看出沿等高线分布的规律。“这种选址和居住形态是本地区乃至更广泛的黄土丘陵地区的传统。”本次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赵辉说。

赵辉介绍,综观近年来三川河流域开展的一系列田野考古工作,结合动植物考古、环境及地貌、碳十四测年、人骨研究等获取的信息,逐渐描绘出一幅吕梁山腹地三川河流域的文明图景。为考察新石器时代末期,以石峁和陶寺为代表的两大集团,如何通过吕梁山腹地南北交流,提供了实证。(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