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康定到杭州:医疗帮天下彩 免费 资料扶助关节患者“重走人生路”
中新网杭州1月8日电 题:从康定到杭州:医疗帮扶助关节患者“重走人生路”
作者 张煜欢
“好久没有这种踏踏实实走路的感觉了,我再也不用靠吃止痛药过日子。”1月8日,在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来自四川甘孜州康定市的扎西尼玛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说。
一个月前,记者也是在同一个病房采访扎西尼玛。彼时由于髋膝关节疾病,他走路一瘸一拐,十分痛苦。去年12月17日,扎西尼玛在医院进行了右侧膝关节置换手术,手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床走路。困扰他十多年的膝盖疼痛问题彻底解决了。在病房里,扎西尼玛来来回回地走着,迫不及待地展示他的变化。
一次跨越千里的就医,让扎西尼玛和其他几名关节患者成功圆梦,实现“重走人生路”。康复出院的他们,也在今天踏上了回家之路。
甘孜海拔高,髋膝关节发病率较高,当地不少百姓饱受关节病痛的折磨。为有效解决当地百姓的实际困难,萧山区中医院与萧山区慈善总会、康定市卫健局、杭州市帮扶甘孜州工作队康定分队联合启动“舒髋健膝走康途”公益慈善项目。
通过前期细致摸排,项目发现有236位患者存在髋膝问题。11月中下旬,萧山区中医院派遣专家团队,克服高寒缺氧,赴康定进行现场筛查,共筛查患者88人,其中符合手术治疗患者41人,其将分批来杭进行手术治疗。
“髋膝关节疾病给患者的行动能力带来极大限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我们启动这个公益慈善项目,就是为了帮助那些深受病痛困扰却因经济等因素无法及时治疗的患者,助他们重新恢复健康活力。”萧山区中医院党委书记瞿钢说。
医院为该项目精心筹备,组建了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疗团队,为康定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为术前检查、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全流程的安全与成功创造良好条件。同时,护理团队也会在术前、术中、术后给予全方位的贴心护理,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康复期。
“没事,大胆往前走,以后你们可以不用拐杖了……”病房里,萧山区中医院关节外科主任曹国平对51岁的四郎志码说道。
四郎志码是一位原发性双膝关节病患者。近几年,其膝关节肿胀、疼痛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止痛药已经成了生活必需品,疾病也限制了她的行动,行动区域只有家门口的一公里范围。此次来杭州就医,四郎志码进行了右侧膝关节置换手术,手术成功进行。
曹国平介绍,目前所有手术患者术后都能实现脱拐行走,达到了术前预期的效果,也大大改善了患者行走姿态。后续医院还将陆续安排第二批、第三批患者来萧山就医。(完)
“融资协调机制是当前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破解房地产融资难题的创新举措。”住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协调机制“应建尽建”原则,3月15日前,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建立融资协调机制,既要高质量完成“白名单”推送,又要高效率协调解决项目的难点问题,要严格按照标准做好项目筛选,经金融机构确认后形成第一批合格项目名单。
二是要拓宽合作领域。中日经济利益深度融合,产业链供应链密切相连,近年来双方在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医疗康养等领域开展了很好的合作,在科技创新、第三方市场合作等方面合作潜力巨大。着眼未来,中日两国都面临数字转型、绿色转型等共同挑战,需要解决人口减少和老龄化带来的共性问题。从大趋势看,中日经贸合作将继续从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加速演变,双方优势互补将激发更大乘数效应。希望日方与时俱进,同中方共同创新、共同发展。
吴江浩:中日邦交正常化半个世纪以来,两国经贸合作从量到质都有了飞跃发展,双边贸易额连续多年超过3000亿美元,日企累计对华投资超过1300亿美元,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巨大潜力。同时也要看到,中日经贸额和投资增速去年双双下滑,需要高度重视,及早加以扭转。对于今后中日经济领域对话合作,我想提三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