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加德满都电4月25日电 (崔楠 斯里斯蒂)4月25日是尼泊尔“4·25”大地震十周年纪念日。当天,尼泊尔多地举行悼念活动。

在首都加德满都重建后的达拉哈拉塔下,尼泊尔总理奥利、副总理兼城市发展部长普拉卡什·曼·辛格、内政部长拉梅什·莱卡克以及多国驻尼使节,共同为地震遇难者默哀。

4月25日,尼泊尔总理奥利(中)、副总理兼城市发展部长普拉卡什·曼·辛格(左二)、内政部长拉梅什·莱卡克(右二)在加德满都为尼泊尔“4·25”大地震死难者默哀。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这场发生于2015年的8.1级强震共造成逾9000人遇难,2.3万人受伤;波及约800万人,相当于尼泊尔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地震还导致尼泊尔大量基础设施和文化遗产损毁。

震中巴尔帕克村,位于尼泊尔甘达基省廓尔喀县,距首都加德满都约170公里。强震令这个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小村庄顷刻间化为乌有,74名村民不幸遇难。

2016年,大地震一周年之际,时任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亲赴巴尔帕克,为地震纪念公园奠基。

十年来,每逢这一日,村民们都会点燃酥油灯悼念逝者。当地民众告诉中新社记者,纪念活动已成为一种传统。

如今,巴尔帕克面貌焕然一新。传统的石砌屋顶房屋已被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取代,昔日的小山村眼下已发展成一座小镇。镇上酒店、餐馆林立,街道上人流不断。

4月19日,巴尔帕克地震纪念公园。斯里斯蒂 摄

巴尔帕克目前划分为两个行政区,现有约1500户居民。第一区主席丹·巴哈杜尔·盖勒(Dhan Bahadur Ghale)表示,地震纪念公园的14根石柱象征着尼泊尔受灾最严重的14个区。“我们计划在石柱上镌刻所有遇难者的姓名,以寄托哀思。”

第二区主席普尔纳·巴哈杜尔·古隆(Purna Bahadur Gurung)介绍说,近年来,前来巴尔帕克的尼泊尔民众和外国游客日益增多,既为了解当年震中的真实面貌,也希望亲眼见证重建的成果。为迎接日益增长的客流,当地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力图为旅游业发展打下基础。(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