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1日电 (记者 吕少威)北京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建立健全要素联动投入、集成转化、合理增长机制,更好统筹要素投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未来产业实现从研发创新、企业生成、业态培育到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8月1日发布的《北京市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提到上述内容。

根据若干措施,北京将鼓励支持市区两级政府投资基金、国企基金加强对未来产业的投入。鼓励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本投资,用好政策性银行中长期贷款,加大投向未来产业具有战略意义的细分领域和薄弱环节。

若干措施提出,北京将发挥超大城市场景孵化器功能,聚焦城市交通、医疗健康、绿色能源、公共服务等领域,探索开放一批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应用示范场景。聚焦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6G、量子信息等领域,加强新场景谋划。

根据若干措施,北京将完善工程化成果转化体系,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联合企业开展实验室技术验证与工艺优化,建立覆盖“原型设计-概念验证-中试样品”的梯度开发机制。鼓励未来产业企业创新成果在未定型阶段与应用方建立首试首用合作,促进产品迭代熟化,对在全国范围内首次试用的创新产品给予一定补贴。

若干措施还提出,支持大型企业通过“新投资”“新并购”,积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裂变式创业,促进产业“强链”“补链”。支持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汇聚国际优质资源要素。(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