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海口8月8日电(记者 王子谦)《海南自由贸易港外商投资条例》(简称《条例》)于8月起正式实施。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杨善华8日在海口表示,《条例》体现自贸港特色,针对外商投资企业关注问题提出具体举措,将提振外商投资预期。

杨善华当日在海南省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海南自贸港即将于12月启动封关运作,着力打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投资环境,是完善与高水平自贸港相适应的政策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条例》的出台和实施,既是构建更加自由、更加便利、更加开放的外商投资制度的有力措施,也是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建立和新时代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的打造离不开外国投资者、外商投资企业的参与。”杨善华介绍,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不断推进,近5年来,海南省实际使用外资1025亿元,年均增长14.6%;新设外商投资企业8089家,年均增长43.7%;176个国家和地区在琼投资,海南实际使用外资额跻身全国前列。

他表示,《条例》制定过程中,在投资促进、保护和管理服务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措施,如有序推动扩大外资市场准入,提升外商投资企业登记便利化水平,鼓励外商投资企业自愿践行环境、社会和治理的理念等,体现了自贸港率先开放特色。

同时,《条例》还突出全流程服务,围绕构建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在投资促进和保护等方面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完善了外商投资全过程服务保障措施,积极营造“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的投资环境。

杨善华表示,《条例》制定过程中还广泛征求了在琼外商投资企业、市县、园区和省直部门的意见,围绕海南自贸港外商投资各环节、各方面重点关注的问题,尤其是针对外商投资企业关注的公平竞争、权益保障等问题提出具体举措。(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