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来临,旅游出行、购物消费的热潮席卷而来。在尽情享受美好假期的同时,网络安全隐患也悄然潜伏。在此提醒,这些安全要点请务必牢记,守护您的假期“不踩雷”。

01

旅游出行类骗局

虚假票务诈骗(机票/火车票/景区门票)

骗子伪造“官方购票网站”或冒充客服,以“低价票”“内部渠道”“车次取消改签”等名义诱导转账。

虚假民宿/酒店预订

在非正规平台发布“超低价民宿”,要求私下转账定金,随后消失。

“免费旅游”骗局

以“回馈客户”“中奖”为名邀请参加“免费旅游”,实为购物团或传销陷阱。

02

购物消费类骗局

虚假电商促销

伪造“限时秒杀”“五一特惠”页面,诱导点击钓鱼链接或支付后不发货。

“快递丢失赔付”诈骗

冒充快递公司,以“快递丢失双倍赔偿”为由,诱导填写银行卡信息或扫码支付“保证金”。

“代购”诈骗

社交平台声称可“代购免税商品”“海外代拍”,收款后拉黑。

03

兼职&投资类骗局

刷单兼职诈骗

以“高薪日结”“居家可做”为诱饵,诱导垫付资金做任务,最终无法提现。

虚假投资理财

冒充“理财导师”,推荐“高回报”项目(虚拟币、股票、外汇),卷款跑路。

04

社交&情感类骗局

“同城交友”骗局

通过社交软件搭讪,以“见面交友”为由诱导充值、转账或裸聊敲诈。

“冒充熟人”借钱

盗取社交账号,冒充好友称“急需用钱”,要求转账。

05

其他高风险场景

公共Wi-Fi钓鱼

连接不明Wi-Fi后,黑客可窃取手机银行、支付密码。

虚假“社保/补贴”诈骗

冒充政府部门,发送“劳动节补贴”“社保退款”钓鱼链接。

提示

“三不”:不轻信、不转账、不泄露验证码。

“两核”:陌生链接核实官方渠道,转账前核实对方身份。

“一举报”:遭遇诈骗立即报警,并保留证据(聊天记录、转账凭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