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万外卖骑手在算法与现实的夹缝中疾驰,外卖骑手的权益保障长期处于现行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盲区。随着几家行业内的头部企业纷纷在“骑手社保”上落子,让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再度回到大众的视野。先后出台和试点的“骑手社保”方案如何落地?外卖骑手是否接受?针对外卖骑手的劳动保障体系又应该如何搭建?
给外卖骑手缴社保面临什么挑战
4月3日,美团的“新一轮社保政策”开始在福建泉州和江苏南通两地试点。仔细研读美团“灵活参保+平台补贴”的社保方案,其重点可以被归纳为三个关键词:养老保险、自愿原则和先缴后补。
根据平台数据,有745万骑手在美团接过单,其中高频骑手仅占11% ,剩下89%的骑手大部分是兼职,甚至有30%的骑手一年只跑了一天。他们把做骑手当作人生的中转站,在这个中转站怎么给他们衔接好社保?这都是平台面临的挑战。
京东全职签约骑手将增至10万人
京东首批拿到五险一金的签约骑手咋样了?“原来干达达(外卖)的时候,就是每天3块钱的保险。现在都给上五险一金,退休了能拿到退休金,看病买药的话也能省钱,公积金也是一大笔收入。”
在今年内,京东全职签约骑手的总数将增至10万人,京东社保方案的“全包模式”不再纠结骑手灵活就业的过渡性问题,也用“单位+员工”的传统模式终结了复杂劳动关系带来的纷扰。
新职伤险试点三年成效如何
新就业群体职业伤害险是人社部自2022年7月起,在北京、上海、广东等七省市试点的社会保障项目。在“新职伤险”的试点办法中,骑手只要接单就会自动参保,原则是“每人必保、每单必保”,平台按每单0.06元标准自动缴纳保费,骑手无需付费。“它最大的一个创新就在于劳动者的工伤保险不再是按某一个单位固定缴纳,而是按单缴纳。”
如何保障生存型骑手的劳动权益
“一般配送范围在三公里以内,超过的话每一公里会额外补贴5毛钱。”像小莉这样的“生存型骑手”,入职门槛低、即时兑现的职业特性,成为她应对当前困难的现实选择。外卖骑手入行的原因都很相似,根据美团研究院的报告,即时配送行业正成为解决“现金焦虑”的重要渠道。美团在2018年4月悄悄启动变革,将配送直营全部加盟商化,这意味着平台不再为骑手承担雇佣关系下的人力成本,如社保等福利,只需支付配送费、配送激励或补贴等。
盘点十年间外卖平台用工模式变化
平台为逃避责任,骑手被引导注册为“个体户”?2021年9月,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发布《外卖平台用工模式法律研究报告》,总结出十年间外卖平台的8种用工模式。从一对一签约,演化出多层分包关系,逐渐脱离了现有《劳动法》的规制,其中,“专送骑手被注册为个体工商户”最易被社保体系边缘化。
也是在2021年,八部门共同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推动将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制度保障范围。
外卖骑手为何不愿参保?
在美团“灵活参保+平台补贴”的试点政策公布后,真正愿意参保的人数不多,“一个是经济有压力,一个是他们的保险意识。”摆脱“现金焦虑”是很多骑手进入“灵活就业”的起点,也是试点影响参保率的重要因素。除去收入、经济负担外,养老保险缴纳的时间长也是一项重要因素,外卖骑手的流动性让这个职业的稳定性很差,有70%以上的骑手干不满三个月。
发表评论
2024-05-31 18:36:38回复
2024-05-31 18:40:01回复
2024-05-31 18:43:35回复
2024-05-31 18:46:53回复
2024-05-31 18:49:33回复
2024-05-31 18:50:06回复
2024-05-31 18:52:52回复
2024-05-31 18:53:27回复
🤔(思考表情)
2024-05-31 18:54: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