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4月20日电 题:艺术家涌入上海插画小镇 碰撞奇思妙想
中新社记者 王笈
旅加插画艺术家范薇第一次来到上海插画小镇,参加4月18日至20日举行的“得丘·上海国际插画艺术节”。小镇一步一景、人头攒动的场面,让她回想起多年前初次参加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时的感触,“艺术氛围都很浓郁”。
范薇现居加拿大一座人口仅千余人的小岛上,其作品深受自然启发、充满禅意,常以简单的图形、有限的颜色表达人与自然的对话。她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城市里,你或许会思考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但当你与大自然共处的时间久了,会渐渐忘记自己的身份。所以我的画里有很多拟人化的风景,把树木、石头当作朋友,带入我的感情。”
令范薇印象深刻的是,曾有加拿大艺术家一眼看出她来自中国,“他说中国人绘画的意境与西方不同,前者对自然的观察和表达方式更具延展性,他从我的画里感受到了中国人沉静、心胸宽广的特质”。还有许多加拿大同学对她的握笔姿势十分好奇,“小时候我学过中国画,所以习惯了毛笔的握笔方式,这时会感觉自己的角色发生了很微妙的变化,除了是一名学生,还是一名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连日来,范薇在插画小镇遇到了来自全球各地的艺术家们,即便语言不同,也能通过彼此的作品实现艺术交流。她发现,全球化背景下,许多插画作品已难以分辨来自哪个国家、哪个年龄层,不同文化的交汇为插画家们打开了思路。她还发现,当下中国插画界涌现出许多年轻面孔,“他们的作品大多具有全球性视角,眼界和思路都很开阔”。

旅意插画艺术家王琛就是一名思路开阔的“斜杠青年”,从事过话剧表演、乐队演出等多项艺术工作,绘画语言十分多变。他的作品《雅隆湖鸟王》正在插画小镇展出,描绘了湖中鸟群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颇受现场插画爱好者欢迎。
他告诉中新社记者,这幅作品中的“鸟王”是一种隐喻,象征着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状态,“就像我喜欢偏暗的画风,但这种偏暗并非指向邪恶,而是代表了‘有暗才有光’,在迷茫之中找到希望”。作为一名中国插画师,他感受到中国哲思的诗意深植于自己的血脉中,对他的艺术表达方式产生很大影响。

此行上海,王琛最常做的事情,除了签绘,还有“打招呼”。他遇到了许多闻讯赶来的插画粉丝,与难得一见的圈内朋友相聚,同初识的中外艺术家交流经验。20日与英国艺术家安迈特(Matt)的一场对谈,让他深感于多元文化融合的魅力。“Matt来到上海、被中国文化深深吸引后,开启了手表表盘的绘制创作。现在他居住在上海,他的妻子也是中国人,这让我感觉到我们喜欢的东西是不分国界的。”(完)
发表评论
2024-05-31 18:36:38回复
2024-05-31 18:40:01回复
2024-05-31 18:43:35回复
2024-05-31 18:46:53回复
2024-05-31 18:49:33回复
2024-05-31 18:50:06回复
2024-05-31 18:52:52回复
2024-05-31 18:53:27回复
🤔(思考表情)
2024-05-31 18:54: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