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下午,法治题材微短剧《法官的荣耀》专场看片会在北京举办,主创团队、法官等代表出席。该剧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山东省广播电视局指导,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协助拍摄,红果短剧、短剧厂牌“听花岛”联合出品,将于4月11日在红果短剧独家免费首发,央视频、澎湃新闻同步上线,山东卫视、东方卫视跟播上线。
“把法律带到田间地头,把公平带到百姓心间。”《法官的荣耀》聚焦基层法官的工作日常,他们奔波于田间地头,为村民解决矛盾纠纷。主人公林子涵(刘美含饰)大学毕业后,以乡村法官助理的身份协助老法官张志民(霍青饰),逐步成长为一名充满使命感和信念感的法官。
该剧通过5个鲜活生动的现实题材故事,包括村民村长纠纷、老人赡养、孤女抚养、售卖假烟、反家暴和妇女权益等,呼应社会热点话题,多方位呈现了法律的温度以及法官和村民的温度。
该剧全程在山东省沂源县实地拍摄取景,未播先热,目前已获得多方重磅推荐。2025年2月,该剧入选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广电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第一届法治中国“三微”作品展播活动片单。3月,该剧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4-2025年“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扶持节目,以及“跟着微短剧来学法”创作计划第三批推荐剧目。
法律有尺度,法官有温度
法律是维护公平正义、规范社会秩序的利器,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明确的标准和界限,即所谓的“尺度”。
而家庭与情感,则是每个普通人赖以生存的温暖港湾。在冰冷的法律条文与炽热的人情之间,往往存在着令人无奈的对立。这就更加需要法官的人文关怀与“温度”,作为法律的执行者和解释者,充分考虑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等因素,既依法裁判,又兼顾情理。看片会现场,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宣传处处长、二级巡视员郑红军说:“法官是有温度的,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宣传来赢得社会的理解支持。”
故事的第一集,村民老李头家的牛犊子,跑到了村长家,老李头夺牛无果,将村长告到法庭上,“流动法庭”迎来了第一个审理案件。在林子涵和张法官的协调和帮助下,老李头夺回牛犊,既保护了自身的合法财产,又维护了自己在村里的面子。
就像张法官所说,“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件小事,可对村民来说,那就是生计,那就是世世代代的荣辱。这一件件看起来是不起眼的小案子,在这个农村,那就是大案要案。”“我们为什么要背着这个国徽来这里办案,那就是要让村民知道我们在乎他们,在乎他们的公道。”
“法律条文是冷的,但执法守法人的心是热的。”一个个这样的小案子,体现的是基层法官的温度。剧中,法官的人物塑造是有血有肉的,他们会为现实感到无奈,也会为弱势群体依法给予适当的帮助,他们既善用法理为村民解决纠纷,又善用情理为村民化解矛盾。
林子涵是初入职场的法官助理,她与案件当事人的对话,以及与张法官的聊天细节,反映的则是年轻法官群体的热忱与成长。对抛弃老母的势利眼儿子,林子涵直言,“你们的妈妈倾注了一生的心血对你们好,你们不懂珍惜,人家只是一饭之恩,却记得涌泉相报”;面对因为妻子患病不得已选择卖假烟的村民,她会忍不住与张法官感慨,“为什么世界上有这么多让人无能为力的事啊?”
而更为成熟的张法官会为年轻人指点迷津,“虽然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我们更要知道,在法律之外,还有人情在。”观众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法律尺度与法官温度的平衡,感受冷酷现实与温暖情感的碰撞。
攻克法治题材难题,实地采风打造现实主义力作
为了让剧情真实可信,真正辅助于普法宣传,在剧本创作环节,《法官的荣耀》剧中的每一个故事均有相应的法律依据,有着扎实的法律基础。
剧中的两位法官形象,也取材于真实的基层法治队伍,反映的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治理中的创新实践,尽量“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主创团队多次深入山东省沂源县人民法院东里法庭进行采风,了解山东省沂源县人民法院东里法庭的干警们的工作现状。多年来,这些干警们坚持走进田间地头开展普法宣传,积极推行巡回审判,把法庭搬到村中、果园、农户家中,与群众“坐到一起、谈到一块、想到一处”,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之为行走在大山里的“流动法庭”。而这些采访中获知的细节,为剧本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还原乡村的风土人情,剧组全程在山东省沂源县实地拍摄取景,群演由当地村民参与演出。除了两位法官,剧中村民的对话以当地方言为主,既展现了村民的朴实,又充分展示乡土生活的原貌和基层法官的真实工作环境。
以平视视角带入,法治之外感受普通人的温暖
《法官的荣耀》以当代年轻人林子涵的视角切入,让观众可以带入,“平视”地走进法治故事中,体会到“法”的尺度和温度。
林子涵开始时常常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村民矛盾,比如不理解张志民愿意帮助老李头做牛的DNA鉴定,后来则会主动想到给被家暴的产妇苏红梅支招。这份成长,如同观众看剧时的感受一般,跟随着林子涵的视角,经历了一波“法和现实”的洗礼,深化了对现实、对法的理解,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在刻画法官的“温度”同时,该剧也着力表现了乡村、村民的良善底色,村民也是有“温度”的。例如村民之间的真诚互助、当事人的悔悟、旁观者的正义感,祖孙情、母子情、乡邻间的互帮互助等,呈现了普通人的温暖和人间真情。
村民们会指责非法占有老李头家牛的村长;也会拿着烂菜叶子追赶势利自私的不孝子;乡亲们自掏腰包,帮助急需钱治疗患病妻子的“卖假烟的老廖”……
这些普通村民身上闪烁的道德微光,与法官的专业坚守交相辉映,体现的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村民法治观念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法律之外,尽显人情。这不是“法官拯救众生”的故事,而是一个“人们彼此温暖”的故事。村民不是被动的“被普法者”,他们的善良、质朴与对公平的渴望,同样守护了正义。这种“双向奔赴”的关系,让法律的严肃性与人情的温暖互补、交融。
田间地头的流动法庭上,肩负荣耀的不只有法官,善良正直的村民们也一样闪闪发光。
传递真善美,短剧情怀再升级
该剧的总制片人在谈及创作时表示,“我们一直在做精品短剧,在短剧中坚持表达、创新和美学。我们在剧中把法律还原到每一个人物身上。通过‘平视’的创作手法,呈现法官和村民的双向影响和双向奔赴,这是我们觉得很有情怀的部分。”
拍摄时,主创们深入研究每一个镜头,剧中出现了诸多极具特色的视听语言——背在法官背上的国徽、几把木椅组成的流动法庭,围绕“把法律带到田间地头,把公平带到百姓心间”的主题,实现了视听语言与主题表达的深度融合。
今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领导在短剧创作相关的发言中指出:横屏竖屏都要水平,长短平台都要精品。微短剧精品化之路,是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的“金钥匙”,必须矢志不渝走下去,创新是密码,有创新才能有活力、有竞争力;内容始终为王,好内容才是通行证。
今年以来,红果短剧持续升级“果燃计划”扶持力度,鼓励精品短剧创作,目前已收到数百份项目书,上线孤独症公益短剧《重寻星光》、文旅微短剧《许你一世缘牵》等多部精彩剧集,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兼顾“真善美”的选题、竖屏美学呈现及专业制作水准,探索“微短剧+”的多元生态。
不讲大道理,只讲好故事。《法官的荣耀》把高冷的法律条文与暖心的人情结合起来,让法律贴近生活,通过法与人、理与情的巧妙结合,传递了法的温度。
发表评论
2024-05-31 18:36:38回复
2024-05-31 18:40:01回复
2024-05-31 18:43:35回复
2024-05-31 18:46:53回复
2024-05-31 18:49:33回复
2024-05-31 18:50:06回复
2024-05-31 18:52:52回复
2024-05-31 18:53:27回复
🤔(思考表情)
2024-05-31 18:54: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