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莆田4月20日电 (彭莉芳)20日,“守望安宁:海洋文化与救捞”开放日活动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举行。

“守望安宁:海洋文化与救捞”开放日活动在湄洲岛举办。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 供图

活动现场,“B—7345”救助直升机进行空中飞行展示,大马力专业救助船“东海救113”轮邀请公众“零距离”观摩体验我国最先进的海上救助装备,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和东海救助局福州救助基地一线人员携专业救生装备进行讲解和展示。

湄洲第二中心小学教导主任高玉荣带着学校的20名小学生前来参观学习,希望学生走出课堂,增加知识面,了解中国救捞事业。

“没想到救生员的头盔这么沉,我都拎不起来。”五年级学生陈伊洋此前对海上救捞工作知之甚少,在试戴专业潜水头盔后,感叹救生员工作的不易,希望更多人能够了解他们的工作。

“守望安宁:海洋文化与救捞”开放日活动在湄洲岛举办。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 供图

据悉,“B-7345”救助直升机和“东海救113”轮作为救捞系统长期部署在台湾海峡的专业救助力量,承担着台湾海峡和福建沿海水域的人命救助、环境救助和财产救助。2011年,“东海救113”轮曾作为救捞系统首艘大型专业救助船,从福建湄洲岛启航,先后到台湾台中、高雄、花莲、基隆4港,开展了以“传承妈祖文化精髓,加强两岸合作交流,保障海峡人命安全”为宗旨的文化和救捞技术交流活动。

本次活动由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主办,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承办。近5年来,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在台湾海峡海域执行救助任务326次,救助遇险人员829人(其中外籍146人),救助遇险船舶29艘(其中外籍7艘),获救财产估值约24.84亿元。(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