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视野
年轻人成“养宠”主力军
宠物经济爆火背后的人才培养
清晨,学生们早早地排起了长队,有的学生手上拿着资料默默背诵,有的紧皱眉头嘴里念念有词。到了上午,教学楼前设置的面试等候区座无虚席,等待面试的学生们安静地看着手中的资料,许多穿着小蓝衣的志愿者在等候区周围巡视,时刻关注面试者的情况,以便随时提供帮助。
这是前不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校园里看到的自主招生面试场面。据该校教务处副处长薛贇介绍,今年该校动物科技学院相关专业报名学生有400多人,比往年增加了不少,“可以用越来越火爆来形容”。
近年来,我国宠物诊疗市场规模呈现出迅猛的增长态势。中国兽医协会指导发布的《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突破5800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200%,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3%。其中,宠物食品、医疗及智能设备领域贡献主要增量。
随着宠物经济的发展,宠物医生、宠物护士、宠物训导等岗位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反馈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上,开设宠物相关专业的学校逐年增多,招生人数也呈递增趋势。记者从全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管理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查询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备案结果”,截至2024年,开设动物医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防疫与检疫等专业的高职院校有168所,2025年增加到181所;开设宠物医疗技术、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的高职院校,2024年有137所,2025年增加到155所。
需求旺,招生也旺。据记者了解,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宠物科技学院2024级比2023级扩招了217人,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2024年招生报录比由3:1变为5:1。
宠物经济的迅猛增长,对与宠物专业相关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哪些要求?学生为什么要报考宠物相关专业?学校如何培养出与宠物相关岗位的优秀职业人才?为此,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多所高职院校与之相关的老师和学生,探究宠物经济火热背后的人才培养问题。
是宠物也是“家人”,年轻人成养宠主力军
“我家小蓝状况很不好,医生快救救它吧!”一对50多岁的夫妻带着一只蓝猫冲进了社区的动物医院诊室,女主人说话带着哭腔,把正在实习的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宠物医疗技术专业大二学生李峻锋吓了一跳。
这只蓝猫已经3岁多了,属于大龄猫,它的尿闭已经持续了几天时间,导致体内血液凝固,使得医护人员的采血都有些困难。
情况紧急,确诊病症后,李峻锋与医生立刻把蓝猫抱进手术室进行导尿。
“蓝猫导出的尿混杂着血,这说明它的尿闭已经引起了膀胱渗血,如果再晚来几天小猫就处于生命危险状态了。”李峻锋向这对夫妻解释。看着治疗后有所好转的小猫,夫妻俩松了口气,对医护人员连连道谢。
李峻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发现许多来此的宠物主人对自己的宠物有着特殊的感情,宠物医院的医生曾告诉他,宠物是“一种可以用钱买来的感情”,也是许多宠物主人的情感寄托。
“情感寄托是宠物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宠物医学系主任张晓远分析说。据他介绍,该系的教师每年都会到企业实践锻炼,提升教师实践能力,获得最新行业知识。张晓远在企业工作中发现,许多宠物主已将宠物视为家人,会像对家人一样每年为宠物上保险、做体检。
“现在部分养宠人士认为宠物是‘某种特定意义上的人’。”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宠物科技学院院长孟婷也发现,不少年轻人将不能伤害猫狗等保护宠物的条例作为社会上的道德规范去倡议。
同时孟婷提到,新一代的年轻人养宠观念与老人不同,他们会将养宠物作为交朋友的前提,会为宠物定制衣服、举办生日派对、拍摄写真,甚至有的年轻人还会与宠物穿“母子装”,将“人和宠变成一体”。
年轻人已成为养宠“主力军”。“白皮书”指出,养宠家庭数量达1.2亿户,占全国家庭总数的23%,单只宠物年均消费超6000元。同时,在养宠人群中,90后宠主占比为41.2%,00后宠主持续攀升,占比为25.6%。这份调查在许多养宠人士的圈子中转发,有评论表示,宠物是年轻人的“心灵抚慰员”,也有人说,现在年轻人对宠物的态度从“拟人化”向“宠物本位”转变。
消费升级也促进了宠物经济的快速发展。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张君表示,消费的升级加速了宠物产业完整生态链的形成,从宠物产业上游的宠物食品到中游的医疗、下游的殡葬等服务都在逐步完善,比如最近宠物保险的火热便是消费升级的驱动体现。
“现在科学养宠的消费理念深入人心,消费者更关注的是宠物产品的安全、营养问题。”孟婷说。她认为新型的消费理念同样推动宠物相关企业发展,也让宠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国际性企业“嗅”到商机开始向宠物领域进军。
宠物经济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张君表示,政策的支持让宠物行业的标准更加明确,有助于提升群众对于宠物行业的消费信心。
2021年修订实施的动物防疫法首次明确宠物诊疗机构的法律定位,同步修订出台的《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执业兽医和乡村兽医管理办法》等配套规章,建立诊疗机构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强化执业兽医资格准入与继续教育机制。2025年2月《宠物诊疗机构诊疗服务指南》《宠物经营场所环境清洁与消毒指南》两项国家标准,推动行业标准化。
“养宠人”也是“入行人”,从业观最重责任心
事实上,养宠年轻人也是报考宠物经济相关专业的主力军。
“做过不少招生咨询,发现许多报考宠物相关专业的学生和家长都对宠物专业很感兴趣。”张晓远与团队曾统计,近两年,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宠物相关专业学生家中养宠物的占比为80%。他认为,家中养宠物的学生更能够设身处地体会养宠的感觉,这有助于他们的专业学习。
“从小就喜欢小动物,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宠物医生。”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宠物医疗技术专业大二学生崔欣雨用一句话总结自己报名宠物相关专业的原因。
对于追求梦想这件事,崔欣雨很执着。高中时,她从学习宠物相关专业的学姐那里了解到相关知识,填报志愿时,她便将宠物相关专业放在前列。这一做法曾遭遇家人的反对,尤其是奶奶。
“老一辈人的顾虑比较多,但我后来经常分享在宠物医院实习的照片给奶奶看,她也就慢慢接受了。”崔欣雨说。
作为宠物资深爱好者,崔欣雨养过仓鼠、安格鲁貂、猫狗等多种宠物,她希望未来能够成为导盲犬训练员或救治员,更好地帮助盲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现场采访了多位报考宠物相关专业的面试学生后发现,不少学生在回答“为什么报考宠物相关专业”时都表示家中有宠物,并且特别喜欢小动物,希望通过学习深入了解宠物。有的学生表示未来想进入宠物医院,通过自己的技术帮助宠物治愈疾病,有的学生表示毕业之后想回家乡建立宠物医院。许多学生出于兴趣会主动获取宠物方面的知识,业余时间会阅读《默克兽医手册》《动物医学概论》等与宠物相关的书籍。
“宠物经济本质是‘情感经济’。”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院长周珍辉认为,热爱宠物的学生未来在就业中能够具备共情能力,理解宠物主人的情感投射。
张晓远曾参加过“中国宠物医疗行业人才发展高峰论坛”,他在论坛上发布了自己对宠物行业人才的“画像”,其中重点强调了宠物行业人才的爱心、用心、专心。在宠物行业深耕20多年,他深切体会到,宠物行业需要兴趣、不断学习和深入钻研。为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等素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往往把职业素养放在所有课程的第一讲,同时在学生操作项目时也会不停地强调这一点。张晓远在平时授课时,也会鼓励学生多参加业内相关论坛,通过行业的引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事实上,从事宠物行业不只需要具备责任心,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
“宠物工作者在对宠物负责的同时还要对宠物主负责,这就意味着工作中不仅要照顾宠物的情绪,还要照顾宠物主的情绪。”孟婷说。
“大型宠物企业第一需要的便是社会沟通交流能力强的人,对于公司来说这样能最大程度减少医患纠纷。”张磊说。已经毕业近20年的他创办的宠物企业,在全国有60家连锁医院。
校内校外结合,实践中出人才
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实训室,能够看到不同场景的宠物实训课堂:在宠物美容课上,学生们会学习贵宾犬毛发的修剪、梳理与宠物洗护;在大厅中央的桌子上匍匐着一只小狗,5名学生正对其进行粪便取样,主要查看狗狗粪便中是否存在寄生虫;在模拟手术室中,同学们正在分组对多只狗狗进行头部绷带包扎,以便“受伤的”狗狗快速恢复……
除了宠物实训室,记者了解到,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和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等多所开设宠物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小动物园”。动物园中圈养着鸵鸟、马匹、犬类等多种动物,它们不仅是学生们在上实训课时的“小帮手”,也是学生们平日爱护、宠爱的对象。不少学生表示,在课后他们会给配合自己上课的宠物投喂小零食,“不让他们白干”。
除了校内模拟实训,校外实践也是培养宠物人才必不可少的一环。
据张晓远介绍,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实行的是“2+1”学制,即两年在校学习和一年在企业实习。在最后一年,张晓远会特意引导学生在企业的多个岗位实习,据他介绍,动物医院一般有6个科室——处置室、化验室、影像室、住院部、手术室和诊疗室,而每名学生有12周的轮岗时间,轮岗结束后,70%的学生会找到合适的岗位定下工作。
这样的实习机会建立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
“我们企业里三分之一的院长和医生都来自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张磊说,他已经和母校建立校企合作超过10年。除了每年接纳200名学生实习之外,张磊还会每学期去学校宣讲。
在课程设置方面,各个学院也在向新兴宠物经济专业靠拢。孟婷表示,学校已将宠物托管师、宠物急救师、宠物自媒体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标准加入课程设置,还将增加宠物殡葬、流浪动物救助等新课程,根据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分层、分类培养。同时以选修课、兴趣小组等形式,为想要创业的学生提供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教学内容,开展个性化人才培养,实现跨学科融合。
随着新课程的开设,师资队伍的建设也必须提上日程。孟婷表示,师资力量培养是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面临的一个挑战。学校教师均是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硕士以上学历,原来上学期间平时的实验用动物多数是畜禽而非宠物,因此,学校在教师入职后必须对他们进行再培训,并且聘请行业导师到校为教师们指导,或担任兼职教师。
一家宠物医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轮值总裁张惠利表示,在与院校合作接纳人才实习的基础上,公司也会建立自己的人才选拔系统。比如,建立专科医生孵化机制。基于600余家宠物医院每年超千万例临床数据,筛选出肿瘤、心脏等16个高需求专科方向。基层兽医通过诊疗培训系统的实时反馈,在解决常见病例中积累经验,达标者可进入专科导师制培养通道,配套专项研修计划,层层递进训练最终成为专科领域专家。
“当基层医生看到清晰的成长路径,中国宠物医疗行业才能真正建立起适配市场需求的人才金字塔。”张惠利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瑞璇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5月19日 06版
发表评论
2024-05-31 18:36:38回复
2024-05-31 18:40:01回复
2024-05-31 18:43:35回复
2024-05-31 18:46:53回复
2024-05-31 18:49:33回复
2024-05-31 18:50:06回复
2024-05-31 18:52:52回复
2024-05-31 18:53:27回复
🤔(思考表情)
2024-05-31 18:54: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