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产教融合的先锋院校,吉利学院深度耦合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全产业链资源,创新性构建起以“用户思维洞察需求、精益思维优化路径、迭代思维持续改进”为内核的产品思维培养体系,为应用型高校破解创新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案例。
用户思维:需求导向的个性化教育体系重构
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使传统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与新兴领域需求间的错配日益凸显。吉利学院以“千人千面”的教育理念为引领,构建起需求感知敏锐、动态调整灵活的个性化教育体系。
产业需求驱动的课程再造。学校紧密围绕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动化转型趋势,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车辆工程”为依托,创新构建了“产业命题-学生解题-企业验收-原创认证”四阶实践教学模式,形成特色化人才培养方案。自2022年以来,已建成《创新创业基础》等标杆课程,其中《三创能力塑造》课程先后获评“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并入选“北京市就业创业金课”,构建起跨区域课程示范体系。
跨学科融合的生态化课程集群。为打破学科专业间的壁垒,学校创新实施“智能科技、经济管理、人文艺体”三大专业集群发展战略。通过立项建设20门创新实践示范课程,搭建起“课程目标融合化、知识框架模块化、教学方法项目化、评价机制多元化”的四位一体改革框架,推动专业教育体系与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实现深度耦合与协同进化。
全周期培养的模块化课程设计。学校突破传统单科教学局限,系统构建“启蒙认知-基础夯实-能力进阶-实践应用”四段式模块化课程群。该体系纵向贯穿大学四年培养全周期,横向整合KAB创业教育、SYB创业培训等多元实践场景,形成立体化育人网络。其中《创新大赛成长训练》课程创新采用“真实商业项目嵌入+企业导师全程指导”双轨教学模式,助力学生团队在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斩获奖项的铜奖。
效能跃升:以精益思维构建创新力培育闭环
精益思维的核心在于通过流程优化实现资源配置的最大化效能。吉利学院创新构建“3+X+1”活动集群,以品牌活动为载体,打造以“吉思”理论研讨、“吉创”实践训练、“吉享”经验分享三大活动为核心的实践创新生态。通过创客沙龙、创客集市、吉利创客行等系列活动,形成沉浸式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热情。
三级竞赛体系的阶梯式培育机制。学院成立实践活动专项小组,构建覆盖国家级、省级、校级的三级学科竞赛培育机制,形成“组建团队-指导培训-参赛孵化”的闭环管理系统。针对不同阶段需求,设立差异化竞赛模块。如基础技能模块强化理论实践融合,创新应用模块聚焦成果转化落地,交叉学科模块推动跨领域协同创新。通过分层分类的专题培训,2024年学生竞赛成绩实现突破性增长,获全国奖项136项、省级奖项680项,省级以上获奖数同比提升55%。
双导师制支撑的精准化培育网络。学院建立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机制,为竞赛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专业护航。在导师团队指导下,“吉刻到达”团队瞄准低空经济产业前沿,持续迭代无人飞行器设计方案,其成果在2024年“蓉漂”人才展中获政府、行业及媒体高度关注。
生态进化:以迭代思维打造全链条实践平台
迭代思维的精髓在于通过持续改进实现系统能级的螺旋式上升。吉利学院以“城校共生”理念为指引,构建起“孵化-加速-产业化”的全链条实践体系,推动创新生态的动态优化。
全链条孵化平台的实体支撑。学校深度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造了总面积超3000㎡的三创孵化园,涵盖创客空间、三创展销馆、路演厅等功能载体。2023年,该孵化园先后获评成都市市级众创空间、市级创业孵化基地;2024年成功晋级四川省省级众创空间备案,并获批成都市市级退役军人创业园。
“产学研用”协同的成果转化。在学校全力支持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彩桑缘”扎根孵化园,与四川省农科院携手攻克桑叶加工关键技术,获17项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发表2篇学术论文。该项目以“产学研用”模式带动130户农户年人均增收超万元,彰显吉利学子的责任与创新实践能力。
范式突破:构建“三链融合”的创新教育新生态
吉利学院通过用户思维精准对接需求,精益思维提升培养效率,迭代思维持续优化,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三链融合生态体系。此模式培养出获国家级奖项的竞赛团队,孕育出“彩桑缘”“吉刻到达”等产业化项目,验证应用型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可行路径。
正如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所言:“教育要像逆游而上的鱼,持续奋斗”。在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中,吉利学院将继续深化产品思维应用,完善“需求感知-精准培育-动态优化”培养机制,为产业转型升级输送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书写创新创业教育奋进篇章。(信息来源:吉利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8月27日 07版
发表评论
2024-05-31 18:36:38回复
2024-05-31 18:40:01回复
2024-05-31 18:43:35回复
2024-05-31 18:46:53回复
2024-05-31 18:49:33回复
2024-05-31 18:50:06回复
2024-05-31 18:52:52回复
2024-05-31 18:53:27回复
🤔(思考表情)
2024-05-31 18:54: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