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光明论坛】物流稳步向好,助力实体经新澳门免费资料大全历史记录开马济发展
【光明论坛】
作者:刘雪娇 胡伟燕(分别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生)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日前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呈“前稳后升”趋势:下半年LPI指数连续5个月环比回升,12月为53.1%,创年内新高,物流活跃度持续增强。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预计,2025年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将达40.3亿吨,同比增长1.1%。现代物流作为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将在新的一年持续为生产消费、内贸外贸输送养分。
在生产消费环节,物流作为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行业,肩负服务实体经济和民生保障的双重职能。通过积极探索建设智能化的现代物流体系,物流网络运输效率实现了全面提升。利用智能匹配技术,货主发货时间缩短,企业综合物流成本下降,未来,平台货运司机找货成交时间有望从“分钟级”缩短至“秒级”,公路货运空驶率进一步下降。与此同时,“多式联运”模式优化了大宗商品等中长距离运输效率,助力物流行业降本增效。今年1月3日,载有泰国熟冻虾的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抵达昆明,这是泰国海鲜首次经中老铁路销往国内,公铁联运模式使得运输时间大大缩短,降低了跨境冷链物流成本。
在全方位扩大内需的背景下,物流行业的稳定增长和快递网络下沉,对于拉动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无人化配送的延伸让偏远地区的特色农产品更加高效地进入城市消费端。在湖北秭归,“无人机+无人车”联动模式将脐橙从果园运输至武汉市区,实现24小时从“枝头鲜到舌头”,据估算每年可节约运输成本约3000万元。通过实施“快递下乡”等工程,邮政快递业不断加强农村网络及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4年10月,全国已建成超过33万个村级寄递服务站。随着县级、乡镇、村级物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2025年物流稳定持续运行将有助于盘活乡村经济,让消费者足不出户接触到更多的特色农产品和文化产品,进而拉动地区特色经济。
高效的物流体系促进了国际商品流通,其在外贸领域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一些快递企业的国际服务已拓展至全球范围,其中欧美部分地区最快可实现“3日达”。随着快递企业持续深耕全球仓网、快递网、航空网,海外仓面积将保持增长态势,构建起“2至3日达”时效圈。这种全球化的物流体系不仅提升了中国企业在国际供应链中的话语权,也为全球经济的互联互通注入了新动能。
物流行业作为连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内贸与外贸之间的经济纽带,其发展的核心方向和质量值得关注。2024年11月,中办、国办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提出加强创新驱动和提质增效,推动物流数智化发展,加快物流绿色化转型,实施物流标准化行动。当前,绿色物流已成为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物流企业通过推行绿色包装、推广新能源物流车以及优化物流环节等技术手段,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超过95%,使用可循环包装的邮件快件超10亿件。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开展的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中,要求提高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等领域新增及更新车辆中的新能源汽车比例。绿色物流不仅有助于降低行业环境成本,还将为绿色经济培育更多增长点,推动传统产业加快绿色转型。未来,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下,物流行业有望保持稳步增长,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世界经济论坛官网17日刊文称,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中国车企生产的电动汽车占全球电动汽车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而在这一市场上,墨菲和其他分析师认为,美国车企当下很难抵挡中国自主品牌的实力。墨菲说,消费者现在对中国自主品牌的“忠诚度”很强,尤其是在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超过100%的关税后,这种“忠诚度”可能会变得更加强烈。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