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锚定现代化 改革2023年今晚澳门再深化丨福建宁德:让老百姓“舌尖上的幸福”更加可感可触
中新网宁德9月12日电 (黄晓萍)位于福建省东北部的宁德市,山海交融,钟灵毓秀,孕育出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物产。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宁德市两级法院积极践行新时代能动司法理念,以司法之力护航大食物观向新求质,让老百姓“舌尖上的幸福”更加可感可触。
惩治并重 筑牢良田“耕”基
从荒地到墓地再到良田,过去五年,寿宁县下房村“葫芦坵”这片农田上演了三次“变身”。
2019年,张某春等人从3位村民手中承包了位于“葫芦坵”的农田3970平方米,在未取得相关主管部门许可的情况下,将农田用于建设公墓。经鉴定,被毁坏的永久基本农田达3613平方米。2020年9月,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2020年12月,寿宁法院依法判处张某春等人对损毁的基本农田进行复垦或承担复垦工程款26.46万元。寿宁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许志锋说,惩罚不是目的,治理同样重要,积极引导被告人修复耕地是当务之急。
耕地的修复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达到土地复垦标准并不简单。2022年1月,许志锋组织当地自然资源局和农业农村局前往复垦修复土地验收,因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蓄水保肥能力差,未达到验收合格标准。
对此,承办法官立即将该案移送执行,26.46万元复垦工程款全部执行到位,由第三方对涉案农田进行综合治理和修复。此后三年,许志锋多次组织相关部门现场回访,了解掌握农田复垦情况。如今,这片农田青秧满目,散发出丰收的气息。
据统计,2023年以来,宁德法院审结涉耕地保护刑事案件8件;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查处乱占耕地建房、建公墓等违法行为,审查涉耕地行政非诉执行案件97件,督促修复被非法改变用途和占用的高标准农田2.84亩;妥善化解涉耕地民事纠纷4件。
深耕“海上枫桥” 守护“蓝色粮仓”
广袤大海是风景,也是“良田”。宁德法院将司法服务的触角不断向海上延伸,海上巡回法庭、海上诉非联络点接踵搬进海上社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助力海洋经济发展。
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称,宁德法院大胆探索创新,从事后治理转为事先预防,推动《宁德市三都海域环境保护条例》《宁德市海水生态养殖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不断提升海上养殖综合治理效能。
围绕国家海洋战略,宁德法院坚持以司法之力护航海洋“种业”:宁德中院构建闽东海域“海上枫桥”司法协同机制,深化海上巡回法庭建设,建立“法院+行业协会”诉调对接机制,全面提升海上矛盾纠纷化解效能;蕉城法院打造全国首个5G海上巡回法庭,实现海岛群众不上岸,就能完成诉讼业务“一站式”办理……
此外,宁德法院连续三年组织干警前往三都海域开展海漂垃圾清理、海上增殖放流等海洋公益活动,共计增殖放流鱼苗560.13万尾。
福建省人大代表尤信进说,宁德法院立足审判职能,护生态、解民忧、促发展,为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打造富民和美海上田园、建设“海上粮仓”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保障。
法治“活水” 惠泽“绿色发展”
“法官,我们上个月刚租了6间光伏菇棚,资金实在紧张。等两周后这批银耳上市,便可先还部分欠款。”近日,在古田县菌银多元调处中心,一起案涉10万元的金融借贷纠纷成功化解。
食用菌产业是古田县的支柱产业,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80%。宁德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出台《服务保障食用菌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加强与金融部门沟通协调,成立古田县菌银多元调处中心,以非诉方式成功调解涉食用菌产业金融纠纷69件,为当事人节省诉讼成本等费用12.33万元。
不止于食用菌产业,针对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宁德法院把各项政策措施融入执法办案全过程、各方面。
如,宁德中院创新开展“宁人息事”无讼活动,尽最大努力化解当事人的“法结”“心结”,创新“普惠金融+大食物观”纠纷解决工作模式,推动普惠金融纠纷案件“一次性”化解;福安、寿宁等法院提供“滴灌式”司法服务,常态化为葡萄、水蜜桃、脐橙等高优水果产业开展“法治体检”,解决农产品绿色发展中司法领域的急难愁盼。
又如,福鼎法院联合12家单位签署《福鼎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法治司法保护协作框架协议》,定期走访调研茶农、茶商、茶企,编制《涉茶知识产权风险提示手册》,引导茶企加强涉茶知识产权保护,助推福鼎白茶产业发展。
一项项举措串珠成链,让山海闽东名副其“食”。宁德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陈镇表示,下一步,宁德法院将积极践行大食物观,以高效优质能动司法,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舌尖上”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筑牢粮食安全屏障,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完)
今年以来,新加坡领导人频繁访华。3月底,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对中国展开正式访问。5月中旬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访华。根据此前4月份新加坡第四代领导班子领军人物人选的公布,黄循财有望于不久的将来从李显龙手中接过总理一职。10月底,黄永宏出席北京香山论坛,并发表演讲。
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调查与观测技术规范》(下称《技术规范》),自11月1日起施行。本标准规定了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调查与观测的指标、技术要求和方法。《技术规范》从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环境质量、自然条件与灾害和人为活动等5个方面,综合“天空地”各种观测技术手段的特点和优势,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调查与观测技术体系。
黄永宏表示了谨慎的乐观,相信会有成果。他认为,中美关系是区域和全球的核心议题。中美目前并不处在能以解决核心分歧为目标的阶段,外界也并没有如此期望。但中美双方可以在经济、防务,以及气候变化、巴以冲突等问题上达成共识,并且应该持续推进这种共识,以保证任何可达成的或之前达成共识的事情,不会被其他问题干扰。